浙大学者发现“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的新奥秘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每年九十月份的杭城,到处都充盈着桂花的香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总会觉得香气越来越淡了。除了桂花自然凋落的客观原因外,其实人的嗅觉适应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响应,会随着时间的拉伸而降低。
一直以来,科学界都认为嗅觉适应性是由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麻痹”所造成的。近日,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康利军教授团队和段树民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神经元》(Neuron)发表了题为“Sensory glia detect repulsive odorants and drive olfactory adap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外周神经胶质细胞可以直接感受环境气味刺激,并通过GABA神经递质,实时抑制嗅觉神经元的活性,从而引起嗅觉适应性。这一研究开拓了人们对胶质细胞功能的认知。
媒体相关报道▽▽▽
△科学网相关报道截图
让气味“归零”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如同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生。“以前的理解,遇到刺激是神经元冲锋在最前面,而胶质细胞则比较惰性,不那么活跃。”康利军介绍。
但这次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胶质细胞可以直接感受气味,同时还可以通过感知气味产生嗅觉适应。 异戊醇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天然以酯的形式存在于草莓、薄荷及朗姆酒等中,可作食用香料,也是制作香水的原料,当浓度低时芳香四溢,而浓度过高时则是发出臭味。康利军和段树民合作团队通过高浓度的异戊醇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头部化感器进行刺激,发现了嗅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钙离子都升高,而且都可以独立感受到这个气味。
有助于研究神经精神疾病发生机理
与相关药物开发神经细胞的特征在于要张弛有度,如果始终处于激活的过度兴奋也不利于神经元功能的维持,因此信息的归零显得尤为必要。康利军表示,对胶质细胞功能的新认知,对于未来通过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元和神经功能开拓了新思路。例如,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等产生的嗅觉退化和感觉功能障碍,就可以开拓新的药物分子靶标。
该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学徐素宏教授、王志萍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温泉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刘杰教授等团队的支持。该研究主要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资助。
文章来源:浙大新闻办
文字记者:柯溢能
图片记者:卢绍庆 部分图片由课题组提供
本文编辑:王茹
责任编辑:杨金|周伊晨
热门内容
浙江大学以“四大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美育工作 | 教育部网站速递
讲座一览︱文献调研怎么做、如何立足数字化转型时代、海外名师面对面...